添加日期:2018年7月16日 阅读:2832
随着国家对输液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取消了门诊输液,部分省份甚至取消了村卫生室输液。
而鉴于输液的风险较大, 不少乡村医生都希望在日常诊疗中尽量用其他给药方式取代输液。这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基层医疗市场近年来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所谓新技术新疗法让基层医生应接不暇。
1、名目繁多的新技术涌向基层市场
放眼近年来的基层医疗市场,直肠给药、雾化给药、中药贴敷等在普遍推广,如果正规合理用药,确实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也能减少医疗风险,所以容易被基层医生和居民接受。
但是据一些基层医生反映,近期一些商家在大力推广所谓的“口服输液”疗法,说是比输液效果还好,还不用打针、没有输液的风险。被一些商家号称“颠覆性疗法”,“引领基层诊疗转型浪潮”……
2、“口服输液”是个啥?
笔者搜索了一下“口服输液”,发现网上有不少报道,而且有不止一个厂家的产品,但是都是以自己宣传的多,正规媒体报道很少。
仔细看了这种所谓“颠覆性疗法”,其实质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候将平常肌注或者输液的药物加上商家推荐的某种产品一起服用,说是可以增强吸收和疗效。其他该用的口服药物照用不误。
总体来说就是将输液的药物拿来口服,美其名曰“口服输液”。只是这个自创的名词实在是不伦不类,输液本身就是一种给药方式,口服也是一种给药方式,“口服输液”从字面上来说其含义令人费解。
这些商家推广该技术时甚至说是“WHO指南发布”“疗效好,医学研究表明口服输液与静脉输液治疗效果等同”。确实有不少基层医生深信不疑,接受了这种技术。
3、新技术效果待证实,基层医生要谨慎
笔者的一些基层医生朋友也确实接触过接受此疗法的患者,比如一个患者因为胃痛到某个体诊所治疗,该诊所给患者将一些注射药物加在某种液体里让他服下,说是比输液还好;有一位患者因为尿路感染也是接受了这种所谓的“口服输液”疗法。当然这些患者都因为治疗后感觉效果不好就又到其他地方就诊。
那么所谓的“口服输液”真的是颠覆性技术吗?其实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正规学习过医学和药理知识的都知道,凡是口服药物都有首过效应:口服的药品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以前,会先经过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黏膜、肝脏里酶的破坏,有些药物甚至会被破坏一大半以上,会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有些药物的"首过效应"会严重到无法经胃肠道吸收,口服后几乎全军覆没,而只能采取肌注和静脉注射等给药方式。
所以说所谓的口服输液将输液的药物拿来口服是无法避免首过效应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而疗效大打折扣。而且一些输液药物里面含有的辅料对胃肠道本来就有刺激,不宜口服。
在一些商家宣传里不管治疗什么病都要用他们的某种产品,甚至在某厂家推广的处方里,任何一种疾病乃至癌症都要用他们的产品,在这基础上再服用其他药物,显然他们的产品成了**包治的药物。
这种严重违反科学用药的方式竟然到处推广。再仔细查询他们推荐的某种神奇药物实际上只是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或者溶液而已,这种普通的口服补液饮料却被某些商家鼓吹成比输液更好的新技术,让不少基层医生坚信不疑,实在是可叹!
*后,笔者相对广大基层医生说,面对任何新技术新疗法一定要多个心眼,不要盲目跟风,谨防被忽悠还会带来风险。
文章来源:基层医师公社
1.凡本网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州金孚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1168医药招商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1168医药招商网http://www.1168.tv”。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1168医药招商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联系邮箱:1753418380@qq.com。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
【适用范围】用于缓解颈、肩、腰、腿及闭合性软组织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人群的物理冷敷。【使用方法】外用。将本品适量直接涂抹于不适部位,轻轻按摩2-3分钟,每日2-3次。